如何看待当下的诗评?


2022-10-09 10:06:04  非马  所属诗集  阅读16151

50个   

如何看待当下的诗评?


由于网络的发达,诗人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互动也日益频繁密切,这当然是好事。但网路上发表容易,发表量大,又很少经过筛选,一般读者面对浩瀚如汪洋般、良莠不齐的网络作品,不免会感到茫然。而作者本身,如果只满足于网络上一时的发表欲,既得不到严谨的批评又不肯认真学习反省,究竟能维持多久或发展到什么程度,也值得怀疑。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作者与读者之间桥梁的评论家,便显得特别重要。但评论家本身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与正确的认知,面对排山倒海般的网络作品,恐怕也会有无从下手的感慨吧?

几年前有访问者对部分诗评家不安於位,反过来从事诗创作,颇有微言,更怀疑那些诗作水平与诗评水平差距甚远的,是否真的懂诗或有资格评诗。下面是我的答复:

对於一个诗评家来说,从事诗创作可能是一种很重要的体验与修养。从自身创作的甘苦中,他也许能更深切地领会到诗人的创作历程与作品的成败得失。我不赞同的是他们把那些可称为习作的东西拿出来公开发表。那些眼高手低的作品常使我连带地对他们本来有相当水平的评论都感到不安起来。就如同当我们看到一位评论家对两首天差地别的作品都给予同样热情洋溢的评价与赞许时(这类评论除了让被评者得到一点轻飘飘的感觉外,对提高读者与作者的眼光与品味没甚么帮助),我们不免要怀疑,究竟是他对诗的好坏缺乏鉴别的能力呢,或只是为了人情甚至物质上的一点好处而发出违心之论?

能同时做一个诗评家及诗人当然很好,但实际上恐怕不太容易。我自己就有自知之明,所以每次有诗友要我替他写诗评,我都能推则推,最多写点读後感之类的东西交差。写评论需要有特殊的专业训练,不是写过几首诗便能称职的。至於造成创作与评论相乖离的现象,我猜可能的原因是:创作是感性的活动,用的是擅於形象结构思维的右脑;写诗评是理性的活动,用的是擅於逻辑抽象思维的左脑。除非从小就开始训练培养,一般人是不太可能左右脑都同样发达的。

总之,我认为一个评论家,不能为了讨好作者或群众,甚至为了区区利益交换而昧着良知作不由衷之言。他不但要对读者及作者负责,更要对自己及历史负责。




推荐语 茉莉:诗歌一旦被诗人从抽屉拿出来公之于众,那诗歌就不是一种爱好和自娱自乐了,否则,没必要从抽屉里拿出来。一首公之于众的诗歌,是公共事件,是真善美的代言,也是一种责任!

如果说,一首诗公之于众是危险的,那么写诗歌评论更是一种冒险,由此延伸到现在的诗歌批评,专业的诗歌批评,是要有大量的阅读和诗学理论的底子,以及对诗歌的感悟和审美能力,缺一不可,否则,是拉不开这张弓的。在当今,很少看到真正的诗歌批评!非马老师这篇文章,让我们对当今诗歌批评有更多的思考和了解!推荐!

——胭脂茉莉于2022年10月9日午后




(诗词在线提示:诗词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转载请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自诗词在线)


新华字典查询提示 提示:不明白的汉字去 新华字典搜索下。  


  •   鉴赏、评论:
  •   清风江上 182.136.150.4     2022/10/12 11:14:12     1 楼
  • 送了5朵鲜花
    拜读了。。。

评论请先登录